休妻当天,十万禁军跪迎她回朝 - 第228章 惊天消息,炸翻朝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经过数日的奔波,乌雅也终於抵达大楚的京城。
    同行的,当然还有乔装易容的齐彻。
    齐彻离京已有数月,如今再回来,竟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穿过熟悉热闹的街道,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初中榜后,骑马游街的那一幕,街道两侧红绸高掛,前方官差开道,风光无比。
    如今,再次回来,却只能顶著一张假面,甚至不敢与熟人接触。
    何其讽刺!
    “前面这家酒楼瞧著不错,今晚就住这儿吧。”
    乌雅的声音突然从轿子里传出来,打断了齐彻的回忆。
    齐彻抬头一看,竟然是醉仙楼,京城最豪华的一家酒楼。
    可他不想刚入京就如此高调,这里来往的也都是一些达官显贵,说不定很容易就碰上熟人。
    “公主,咱们刚来,不宜太过张扬,不如就先找家普通的酒楼先將就一下吧。”
    乌雅眉头一皱,正欲反驳,却又听齐彻道。
    “况且,这越是热闹的酒楼,也越容易探听消息,那些达官显贵说话谨慎,反倒是市井百姓,酒后吐真言。”
    乌雅思索片刻,同意了齐彻的提议。
    很快,一行人在附近找了一家热闹的酒楼用膳。
    这家客栈虽不如醉仙楼装点的豪华,但却胜在热闹,大堂里人声鼎沸,三六九教匯聚,正是探听消息的好地方。
    乌雅和齐彻很快选了一张桌子坐下,点了两样小菜,刚倒了杯茶,隔壁桌议论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你们听说了吗?大秦的皇长孙向咱们的昭阳公主求亲了。”一个客商说道。
    “这事谁不知道啊?不过听说昭阳公主一开始还没答应呢。”另一个客商接话道。
    “嗨,这可不好说。前几天四方馆不是出事了吗?大秦的人和咱们大楚的人打起来了,好像就是因为议论这桩婚事。依我看啊,经过这么一闹,这桩联姻怕是悬了。”
    乌雅微微一滯。
    昭阳公主?那不就是谢云祁的心上人吗?
    来的路上她早就打听过了,大楚皇室如今就只有一位公主,叫做楚青鸞。
    可她不是喜欢谢云祁吗,为何又要和大秦的人定亲?
    同样疑惑的,还有齐彻。
    在听到楚青鸞要联姻后,一张脸也是『唰』的白了下来。
    这时,那几个客商还在继续討论。
    “也不一定,说不定就是因为这事,反而促成了这桩婚事呢?毕竟公主和秦长孙的关係,之前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这可不好说,毕竟是两国联姻,牵扯太大了。”
    “嘖嘖,要我说,这昭阳公主还真是厉害,先前听说谢相也对她痴心一片,如今连大秦的皇长孙也都拜倒在公主的石榴裙下,这手段,当真了得!”
    齐彻的脸色瞬间阴沉无比。袖子底下的手都掐出了血痕。
    乌雅却已经按捺不住,她突然起身走到那桌去打听。
    “几位大哥,方才听你们提起昭阳公主,可是最近有什么新鲜事?”
    那几个商人见是个美貌的西域姑娘,顿时来了兴致,“姑娘是外邦人吧?这事说来话长了……如今这满京城的人都在猜啊,昭阳公主究竟会不会答应和大秦的联姻……”
    紧接著,那几个客商便將最近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乌雅,末了还嘆道。
    “也就咱们的昭阳公主,魅力无边,才能引得这世间的好儿郎折腰。”
    乌雅听完,嘴角勾起嘲讽的笑意。
    不都说中原人保守?
    可她看这什么昭阳公主,也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
    乌雅一双漂亮的眸子在不断的闪烁著,暗想著接下来的计划。
    同样在心里盘算的,还有齐彻。
    ——
    再说朝堂这边,一大早,眾臣稟报完关於粮餉、河道修缮等琐事后,殿內暂时地安静了一瞬。
    这时,礼部尚书出列,拱手道:“陛下,关於和大秦联姻之事,不知您和公主殿下可有决断?此事关乎两国邦交,拖延不得啊……”
    这话一出,殿內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齐刷刷投向龙椅,连呼吸声都仿佛轻了几分。
    楚皇慢悠悠地捋著鬍鬚,目光扫过殿中眾臣,特意在楚泓脸上特意停顿了片刻。
    最后才含笑道:“此事嘛,朕確实有了决断。”
    楚泓心头猛地一跳,一股不妙的预感骤然升起。
    紧接著,便听见楚皇对著尧尽忠道:“宣旨吧。”
    尧尽忠躬身领命,展开明黄的圣旨,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大秦皇长孙秦渊,品性端方,才略出眾,与朕之爱女昭阳公主楚青鸞情投意合。为固两国邦交,永结秦晋之好,朕决意允准二人婚事。待吉日选定,便为二人完婚。另,特册立昭阳公主楚青鸞为皇太女,承继大统,钦此!”
    ……
    隨著最后几个字落下,偌大的金鑾殿里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连眼珠子都忘了转动。
    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这圣旨的意思是,答应和大秦联姻,然后立公主为皇太女,大楚的储君,未来的女帝,是这个意思吧?
    百官们纷纷面面相覷,互相震惊的交换眼神。
    最后,不知是谁率先开口,倒抽了一口冷气。
    紧接著,整座金鑾殿像是一滴冷水溅进了油锅,瞬间炸开。
    “册立皇太女?还要和大秦联姻?这……”一位老臣太过震惊,手里的笏板都掉到了地上。
    “这、这怎么能行!公主既为皇太女,又怎能嫁与他国皇子?”
    “可圣旨上说了,是先允婚,再立储……”
    “这有区別吗?”
    “当然有区別……”
    大秦国力强大,若先谈立储,再谈联姻,难免会让大秦觉得大楚有恃无恐,意图掌控,反而可能会激化两国的矛盾。
    而先允婚,既能展现大楚的诚意,又能借秦渊的身份牵制大秦,减少公主继位的外部阻力。
    其次,还能借联姻来堵住內部的反对声音。若朝臣反对立储,便是在破坏两国的邦交;
    若反对联姻,便是在质疑皇太女的选择。如此一来,即便有老臣坚守祖制,也难以在『国之大局』的名义下公开反对,只能暂时隱忍。
    再者,陛下这也是在试探各方的反应,敲打一些潜在的威胁,比如楚泓。
    將公主推上皇太女的位置,等於直接斩断了楚泓继位的可能,且有了大秦的牵制,让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这也是对秦渊的考验。
    若他愿意接受公主皇太女的身份,则意味著要接受未来与大楚女帝共治的格局。
    若他退缩,那大楚也能及时止损。
    所以,这道圣旨看似是两件事情的叠加,实则是楚皇用最小的代价,平衡內外矛盾,还为公主继位扫清障碍的高明手段。
    每一步,都透著帝王的权衡与算计。
    楚泓站在人群中,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浑身血液悉数倒流。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父皇竟然將联姻与立储捆绑在一起,彻底堵死了所有反对的路。
    他猛地抬头,看向龙椅。
    楚皇正悠閒地端著茶,嘴角噙著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看,这便是朕下的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