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279章 春耕大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乾知道,这道奏疏一旦通过,便是以朝廷正式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整理和调阅那些档案,世家若再敢阻挠破坏,就是公然抗旨!
    同时,將政策爭议汇编,也是將各方观点,包括世家的反对言论置於阳光之下,为他日后的论战做准备。
    这是一招堂堂正正的阳谋!
    李世民收到后也是好不意外的准了李承乾的奏疏,旨意当即下发至各省部。
    崔仁师、卢承庆等人接到这份旨意时,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太子的真正意图。
    “好一个太子!好一个阳谋!”卢承庆几乎將牙咬碎。
    他们能烧一个废库,难道还能把秘书省、尚书省、户部、吏部所有相关库房都烧了?他们能阻挠一个杜构,难道还能阻挠整个朝廷的联合清查行动?
    太子这是借力打力,用皇权和大义的名分,將他们可能採取的阴暗手段彻底堵死!
    “事已至此,硬抗已非良策。”崔仁师毕竟老谋深算,虽惊怒,却更快冷静下来。
    “清查便清查,整理便整理。各地关键位置上,我们的人也不少…过程,或许可以拖一拖!
    最终报上去的数字和摘要,未必就不能…”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暗示著在流程和匯总环节上,依然可以大做文章,粉饰太平。
    但无论如何,太子这一手,无疑极大地压缩了他们暗中作梗的空间,並將斗爭引入了更公开、更依仗朝廷法度的层面。
    而这,正是李承乾想要的效果。
    ……
    就在整个大唐朝廷因太子李承乾的一道奏疏而掀起清查档案浪潮之际,一年一度关乎国本民生的春耕大典,已隨著时节推移,如期而至。
    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五,清晨,天色未明。长安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謐的薄雾之中,但皇城之內早已灯火通明,人影幢幢,肃穆而有序。
    李承乾於寅时三刻便已起身,沐浴更衣。
    今日,他將代表皇帝李世民,主持至关重要的春耕大典。
    他身著特製的礼服,冠冕庄重,纹饰皆与农事相关,摒弃了平日的奢华,更显沉稳务实。
    辰时初,皇帝李世民先驾临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
    庄重的朝会上,李世民简短训话,强调“农为政本,国之所恃”,勉励群臣並天下百姓勤耕不輟,祈愿风调雨顺,五穀丰登。隨后,鑾驾启程,前往先农坛。
    庞大的仪仗队伍自皇城而出,旌旗招展,礼乐齐鸣。
    金吾卫净街开道,文武百官依品级隨行其后。
    李承乾的车驾位於皇帝鑾驾之后,地位尊崇。长安百姓早已闻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观望,气氛热烈而恭敬。
    先农坛位於长安城郊南,早已布置得庄严肃穆。坛上设神农氏位,陈列牛、羊、猪三牲等祭品,香烛繚绕,气氛神圣。
    巳时正,吉时已到。
    皇帝李世民率太子、百官至坛前。
    钟磬之声大作,雅乐奏响《丰和之章》。
    李世民亲自焚香,奠帛,行三跪九叩大礼。
    太常寺卿高声朗读祭文,文辞恳切,颂扬神农功绩,祈求神灵庇佑今年农事顺利,赐予丰年。
    庄重的祭祀仪式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整个过程肃穆无声,唯有礼乐与祭文声在旷野中迴荡。
    祭祀礼毕,鑾驾移驾至毗邻先农坛的“籍田”。这片土地是皇家专用的示范田,意义非凡。
    此时,田埂周围已围满了参与典礼的官员、耆老代表以及禁军仪仗。
    最为核心的环节——“皇帝亲耕”开始。礼官高声唱喏:“陛下亲耕——”
    李世民接过內侍奉上的裹有红绸的雕龙直辕犁,象徵性地在地上轻触三下,以示率先垂范。
    动作虽显吃力,但仪態庄重。
    隨后,他目光转向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稳步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清朗却传遍四方:“父皇,诸位臣工!农耕乃国之本,利器乃事之先。
    儿臣近日偶得奇思,与將作监工匠反覆琢磨,试製一新式耕犁,或可省力增效,助我大唐农户开垦沃土。
    恳请父皇允准,於此大典之上,一试其效,若果有裨益,则推广天下,惠泽万民!”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议论声。
    百官面面相覷,皆感意外。
    於如此庄重的国家级典礼上,太子突然要展示新农具,实属罕见。
    崔仁师、卢承庆等人交换眼神,眉头微蹙,不知这位太子殿下又要弄出什么玄虚。
    李世民亦是微微一怔,但看到李承乾眼中充满自信与恳切的光芒,略一沉吟,便朗声笑道:“太子心繫农事,精益求精,此乃大唐之福,百姓之幸!准奏!便將你所说的新犁取来一观!”
    “谢父皇!”李承乾再拜,隨即转身对身后一名东宫属官示意。
    很快,四名健壮的东宫侍卫抬著一架用红布覆盖的物事来到田边。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李承乾亲自上前,抓住红布一角,用力掀开!
    霎时间,一架造型与传统直辕犁迥然不同的耕犁呈现在眾人面前。
    它最显著的特徵是犁辕不再是长长的直木,而是变成了一段优美的曲线!
    李承乾环视眾人惊讶的目光,朗声解释道:“此犁,儿臣暂称其为『曲辕犁』!其妙处在於:一者,辕曲则转弯灵便,调头省时省力,无需大块田地亦可施展。
    二者,加装犁评,可控制深浅,精耕细作;三者,犁箭、犁梢设计更合人力,操作省力,即便体弱妇孺,或单牛亦可牵引!”
    他话音未落,已引来一片惊嘆。
    司农寺的官员和现场的老农眼睛都瞪大了,他们世代与土地打交道,一眼就能看出这弯曲的犁辕带来的灵活性將是何等巨大优势!
    “父皇,请准儿臣以此新犁,行代耕之礼!”李承乾请命。
    “准!”李世民目光炯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李承乾再次脱去外袍,亲自扶起那架曲辕犁。
    一名侍卫激动地牵来一头牛,在李承乾的指导下套上牛軛...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