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318章 强力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宫之中,李承乾接到旨意时,先是愕然,隨即涌起一股暖流和更盛的斗志。
    他感受到的是李世民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沉重的期望。
    “儿臣,必不负父皇所託!”
    他朝著太极殿的方向,深深一揖。
    他並不知道,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他的李世民已经为他挡下了一枝阴险的毒箭,並且正为他接下来的大刀阔斧,默默地清扫著道路,布下了更强的后盾。
    李承乾起身时目光已是一片灼热,李世民的信任如同最炽烈的火炬,驱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因骤然获得巨大权柄而產生的不安与彷徨。
    他只觉得胸中有一股磅礴的力量亟待宣泄,要在这煌煌大唐的史册上,刻下属於他李承乾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人!”他声音清越,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即刻以特勘使名义,行文尚书省、御史台、户部、刑部,令其主官及佐贰官,一个时辰后於东宫集贤殿议事!延误者,按瀆职论处!”
    命令一下,整个东宫如同一架精密的战爭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属官、文书、侍卫奔走不息,空气中都瀰漫著一种紧张的兴奋。
    太子殿下被陛下赋予如此重任,总揽特勘大权,这意味著东宫將前所未有的强势,他们这些东宫属臣,自然也水涨船高。
    一个时辰后,集贤殿內,气氛凝重而微妙。尚书省左右僕射、御史大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
    大唐帝国最核心权力部门的大佬们济济一堂。他们看著端坐於主位,年轻却威势日盛的太子,心情复杂。
    皇帝这道旨意,意义非凡,几乎是將改革利剑的剑柄,亲手交到了太子手中。
    李承乾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將那份皇帝硃批“准奏”的章程草案传阅下去。“诸公,父皇旨意已明。
    京畿特勘,旨在清剿隱户,抑制兼併,充实国库,此乃利国利民之根本大计,亦是对岷山一案之深化。
    然,此事牵扯甚广,动輒触及积年痼疾,必遇重重阻挠。”
    李承乾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重臣的脸,他们的细微表情都落在他眼中。
    “孤奉父皇之命总揽此事,需诸公鼎力相助,勠力同心。
    若有难处,此刻便可提出。若无疑议,则需严格执行章程,若有阳奉阴违、推諉塞责者…”
    他微微停顿,声音陡然转冷:“莫怪孤以特勘使之权,先行奏请,后行处置之权!”
    话语中的锋芒,让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心头都是一凛。
    这位太子,已非昔日温和的储君,其手段之强硬,决心之坚定,远超他们想像。
    皇帝的支持更是毫不含糊。此刻,无人敢攖其锋。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全力辅佐太子殿下!”眾人齐声应道。
    “好!”李承乾点头,“既如此,即刻依章程行事。御史台负责弹劾纠察,凡有官吏阻挠特勘、通风报信、包庇豪强者,立劾之!
    户部统筹田亩户籍档案,釐清標准,提供核算依据!
    刑部负责涉案人员缉拿、审讯、法条適用!尚书省总揽协调,確保政令畅通!
    十日之內,孤要看到京畿二十三县,所有田亩、丁口的初步覆核帐册呈报东宫!”
    任务被分解得极其明確,时限压得极紧。
    一场针对京畿地区世家豪强根基的雷霆风暴,就在太子李承乾的主持下,轰然启动。
    而就在东宫会议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太极殿內,李世民听著百骑司的密报。
    “陛下,初步查明,那笔黄金最初由滎阳郑氏一名外房管事经手,通过七层转手,最终流入少府监一名掌冶署署令手中。
    此人…与东宫右卫率一位副率有姻亲关係,但经查,太子殿下对此绝不知情,东宫詹事府亦无相关记录。
    所有线索,在流入东宫前一层,似乎被人为刻意引导和放大,痕跡过於明显,反失其真。”
    李世民静静听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一枚温润的玉佩。
    “刻意引导…哼!”
    他冷哼一声,“看来,有人是巴不得朕怀疑承乾。
    继续查,给朕盯死滎阳郑氏,还有所有与郑氏往来密切的官员、商贾。
    朕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又到底想遮掩什么。”
    “是!”百骑司副统领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入阴影之中。
    李世民沉吟片刻,又对身旁的王德道:“去,传朕口諭给李靖。
    让他从即日起,以整飭京畿武备、防止流民骚乱为名,调动左右武卫,加强对长安各城门、重要官衙、仓库的巡防,尤其是…
    东宫四周的警戒,外松內紧,没有朕的手諭,任何非东宫直属的兵马,不得靠近东宫百步之內。”
    这是无声的保护,也是最强的震慑。
    军神李靖的旗帜,就是最大的安定剂,足以让任何想在太子身上动心思的势力,在行动之前要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王德心中一震,躬身领命:“老奴这就去。”
    做完这一切,李世民才轻轻吁了口气。朝堂之上的风浪,他来抵挡。
    前方的险阻,他先清扫。
    承乾,你只需放手去挥洒你的才华与抱负,斩开那些盘根错节的荆棘。
    父皇,为你压阵!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京畿地区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由东宫特勘使团派出的清查小组,如同梳篦一般,深入各县。
    户部书吏核对黄册与实际田亩,御史台官员紧盯地方官吏动向,刑部差役隨时准备抓人。
    以往那些地方豪强与胥吏勾结、瞒天过海的手段,在来自中央的、拥有绝对权威和太子支持的强力清查下,变得漏洞百出。
    不断有隱匿的田地被清查出来,有藏匿的丁口被登记入册,更有一些胆大包天、试图暴力抗法或贿赂钦差的豪强地主被当场锁拿,家產抄没。
    哭嚎声、求饶声、咒骂声在京畿大地上此起彼伏,但更多的,是底层百姓难以置信的狂喜和对朝廷、对太子的感激涕零。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